• 就业扶贫促增收奔向小康有底气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中国fun88娱乐报  作者:本报记者王宝杰 日期:2020-12-2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

      几年来,fun88体育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就业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凝心聚力,尽锐出战,举全系统之力持续推进,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就业增收忙生活气象新

      初冬时节,独龙江畔山青似黛,江水如蓝。

      崇山峻岭中,沟涧河谷间,一幢幢“别墅式”的农家小院,一排排富有民族特色的移民新楼,电视、电话、手机、4G网络一应俱全,如今,独龙族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独龙江之子”高德荣见证着自己民族一步跨千年、奋进奔小康的历史巨变,感慨万千。

      “我们独龙族从与世隔绝、刀耕火种的原始社末期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主义新时代,又实现了整族脱贫,每一步发展都聚着党和国家的关怀,我们牢记习总书记‘加快贫致富步伐,早日实现与全国其他兄弟民族一道上小康生活的美好梦想’的嘱托,钻林地、进田,学习技能、外出打工,斗志昂扬奔小康!”高荣说。

      作为独龙族最早一批外出务工者,曾剑君深知业扶贫的重要性。

      “只有让群众有工作、有收入,才能稳定脱、持续增收。”曾剑君说,在云南省人社厅的推下,独龙江乡成立了独龙族手工艺就业扶贫车,引导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探索建立了“引-技能-就业-维权”多位一体的就业扶贫模。几年来,就业扶贫车间里生产的木雕、刺绣等种产品走出大山,销往全国。

      2020年,云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实现整族脱贫。贫困群众用会会凝脱过间德就贫动间导式多历实际行动为习总书记“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句话做了生动诠释。

      12月4日,在广西百色市“深圳小镇”的浚安电子厂的扶贫车间里,伴随着“嗡嗡嗡”的绕线声,工人们熟练操作着各类电子组装设备。

      32岁的黄彩逢是扶贫车间的第一批员工。黄彩逢的老家位于偏远的田林县六隆镇下维村,搬到百色“深圳小镇”后,一家人住进了120平方米的大房子。

      “以前的家两面都是大山,现在是高楼大厦,扶贫车间就在家门口,每个月有两三千块钱的收入,稳定有保障,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日子越过越有奔头。”黄彩逢道出了众多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的心声。

      “深圳小镇”近两年安置了超过1万名从百色各县区搬迁而来的贫困人员。如今这里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校、医院一应俱全,超市、药房、小吃店等人来人往,生活气息浓厚。

      “有岗位、能就业是让搬迁群众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紧紧围绕‘培训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持续开展就业帮扶活动,真正实现‘搬得出、留得住、稳就业、有收入’,促进贫困劳动力通过就业扶贫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奔小康!”百色市人社局局长韦鹰说,截至目前,“深圳小镇”就业服务站累计帮扶实现就业7775人。

      出去打工,顾不上家;照看老幼,挣不到钱。长久以来,贫困劳动力心中总有摆不平的“两本账”,而就近就地就业极大缓解了这一难题。

      陕西省平利县在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创办一个社区工厂,累计发展社区工厂86家,全县累计解决6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6000多个家庭2万多人增收脱贫,真正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一人进厂、全家脱贫”。

      5年来,全国累计建设扶贫车间32688个,吸纳贫困人口43.7万人;鼓励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培育致富带头人41万人,带动406万贫困人口增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496.3万贫困人口;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政策支持,促进358万名搬迁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甘肃定西市通渭县姚岔村是县里出了名的贫困村。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周跃龙一家人和村里很多人一样,长期广种薄收,生活艰难。

      2017年,周跃龙在fun88体育门的帮助下,来到福建经纬新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开始了就业增收的奋斗之路。3年过去了,周跃龙成了村里的脱贫户、致富户。他在福州务工脱贫致富的故事已经在通渭县广为流传。

      “每天工作8个小时,加班还有加班费,统一安排食宿,这样好的工作我非常珍惜。去年我动员爱人也来厂务工,现在工资加上可享受的福州市稳岗补贴,我们夫妻俩的月收入达到了1.1万元。与以前比,现在的日子像是进了‘蜜罐罐’了!”周跃龙说。

      在定西市还有很多人和周跃龙一样,依靠外出务工实现了脱贫致富。自2017年福州市定点帮扶定西市以来,定西市已累计向福州市有组织输转劳动力152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327人。

      定西市的探索在甘肃省很有典型性。

      “就业扶贫是甘肃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全省71%的贫困户务工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今年我们已输转劳动力52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89.9万人,比去年增加15.2万人。陇原儿女正在信心百倍地书写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甘肃省人社厅厅长周丽宁说。

      5年来,外出务工已经成为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方式。2016年到2020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增加了1000多万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国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973万人。5年来,贫困家庭务工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比逐年上升。目前,外出务工已涉及2/3的贫困家庭,这些家庭2/3左右的收入来自务工。

      12月2日,穿梭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金果园蔬果专业合作社的水果番茄大棚里,贵州省普安县平桥村的村民郭仕英干劲十足。

      “今年疫情期间,政府为我们安排‘专列’,让我们出了家门进厂门,现在我每月能赚4000多元,再加上扶贫补贴,如今每个月赚的能抵上过去一年。家里的债已经全部还完了,这小康生活有盼头了!”郭仕英说。

      宁波作为外来务工人口大市,有38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占全市人力资源总量的57%,其中中西部省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在宁波就业的就有31.5万人。

      “我们不仅通过‘点对点’匹配需求、‘心贴心’保障出行,让中西部省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来得了宁波,还通过动态监测、发放稳岗红包等方式,让贫困劳动力在宁波留得住。”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仲朝说。

      今年以来,fun88体育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所在地区以及挂牌督战的52个贫困县作为工作重点,制定专门工作方案,及时为贫困劳动力提供“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

      2020年,人社系统建立了跨地区、跨部门的“点对点”返岗复工协作机制,通过包专车、包专列、包机等方式,帮助贫困劳动力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做到无缝对接,累计输送贫困劳动力160万人。 

      内生动力足卯劲奔未来

      胡丁至今还清晰地记得3年前在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大兴地镇木楠村第一次见到李晓凤的情景。

      “她的裤脚上都是黄泥,衣服两襟长短不一,瘦瘦小小的,眼神中透出了不安和害怕。”那时,胡丁不确定这个腼腆的傈僳族女孩是否有勇气走出大山,通过就业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2017年5月18日,在胡丁和泸水市就业局其他同志的帮助下,李晓凤和几十名村民背上行囊,坐上了开往广东省珠海市的火车。

      3年时间转瞬即逝。如今的李晓凤,已成为一名职业美发师,着装时尚,眼神自信,笑容灿烂,带领着全家成功脱贫奔小康。

      这样的改变,让胡丁感到无比欣慰。

      作为泸水市就业局副局长,胡丁近几年一直奋斗在就业扶贫的第一线。白加黑、五加二,全天候工作,这是就业扶贫工作的常态。

      “一切的辛苦,在村民脸上漾出笑容的瞬间,都化为了甘甜。就业不仅让贫困家庭获得收入、走出贫困,更重要的是改变了这些大山里年轻人的思想观念,激发大家靠就业脱贫、凭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意义不凡。”胡丁说,年轻人通过积极就业,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撬动家庭奔向小康的希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青海省人社厅驻海东市化隆县谢家滩乡窑隆村第一书记吴贵毓几年来就业扶贫的感受。

      窑隆村位于两山夹谷之间,平均海拔2700米,是谢家滩乡唯一的撒拉族聚居村。

      几年来,窑隆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房林立、道路通畅,人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就业不仅实现了贫困家庭的增收,重要的是帮助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态发生了改变。”吴贵毓说,以前村民们在一起经常聊的都是家长里短,现在却都在谈论怎么养羊、如何养猪,到镇上学哪门技术,打什么工收入比较高。这样的转变,值得欣喜。

      来自遥远的大凉山的吉克以走对就业扶贫感触很深。“就业扶贫,让我能走出大山,用汗水和劳动帮助家人脱贫致富;就业扶贫,让村里人不再怨天尤人和自暴自弃,挺起腰杆生活,大家干劲十足奔小康!”吉克以走说。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认为,就业扶贫在未来的巩固脱贫成果、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李云鹏
    [责任编辑:]
关键字:
  • 最新图片
  • 热门评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圆满闭幕

  • 重庆市高校毕业生现场招聘活动合川专场成功...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 重庆合川:全力促进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安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