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里的学霸[ 来源:中国fun88娱乐报 | 作者:武唯 李彦秋 | 更新时间:2018-12-29 | ]

  刘丽是个大个子,1米7多的身形在红色工装的衬托下,显得那么英武干练。但是一开口,声音细腻温柔,逻辑思维缜密。说到工作时,本子上刷刷几笔,就能将问题演示的清楚透彻;说到儿女情长时,又有些许羞涩。

  采油工的初心 她是韧性与洞察力的综合体

  刘丽的上班地点在大庆油田的老标杆——采油48队。在人人奋进的环境下,她成长很快,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越走越远。

  工作之初,刘丽会想方设法把活儿干得巧一点、快一点、好一点。2001年,刘丽在洗井工的岗位,负责全队50多口水井。当时洗井的工具又多又笨重,不便携带、操作繁琐。为了省劲,她不断钻研,把撬杠、管钳、扳手和螺丝刀等合为一体,制造了一套轻便实用的洗井专用组合工具,这让她尝到了创新的甜头。

  上下可调式盘根盒是刘丽在采油工岗位的一个重要创新。2002年前后,在大庆油田大面积投产聚驱抽油机井期间,抽油机光杆腐蚀严重导致漏油现象出现。这需要频繁更换盘根,正常情况是安装5个,多的时候能够达到7个。加盘根是采油工最常干的也是最磨功夫的工作,不管是春夏秋冬,一干就要40多分钟。

  为了简化工作,刘丽开阔思路:“要是盘根能自己出来就好了。”她开始着手研制“上下可调式盘根盒”。刘丽的点子多,但机械改造需要技巧,她遂向丈夫杜守刚求助。杜守刚也是解决生产难题的一把好手,经过试验,夫妻俩改变盘根盒结构,通过旋转增加的付套,使盘根一个个自动旋转出来。

  模型安装在非生产井,开始效果很好,但没过两天,又出现了漏油现象。问题排查出来了,是螺纹密封垫圈的密封性不好。那段日子里,石油伉俪一起查找资料、设计图纸,天天往返于现场和车间,最终发现尼龙填料圈材料,问题终于解决了。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不仅将原先盘根的使用寿命由3-6个月延长到1年,而且更换操作的时间也由40分钟缩短到10分钟。

  10多年过去了,上下可调式盘根盒仍被业界认为是创新的经典案例。

  学霸的遗憾 教练为何如此苛刻

  刘丽是个学霸。上世纪90年代初,刘丽受省劳模父亲的影响,报考了技校。学习期间,就以学生身份参加技术大赛,冠军的称号让她毕业后跨过4级工的台阶,直接聘为5级工。毕业成绩全校第一,让她可以在大庆油田自己挑选工作岗位和工作单位。

  在采油48队刘丽先后从事过采油工、维修工、洗井工、集输工等,干遍了采油队的所有岗位。随着社会变迁,她慢慢意识到,没有选择上大学可能是她的终身遗憾。

  好在,她一直没有放弃学习。1995年,她以全市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职工大学,算是了却了一个心愿。

  刘丽人生的第二大遗憾是失去了当全国冠军的机会。

  1993年工作后,刘丽很快成长为技术能手,从1994年到1995年每次参加厂级比赛,每次总会是冠军得主。到了1997年,厂里决定推选刘丽参加全国技术大赛。

  “比赛理论成绩是第二名,制图成绩是第二名。如果不出意外,综合成绩应该第一。”但经验不足带来了失误。差错来自管路组装项目。“因为平常练习的时候,所用的管件都是标准件,计算尺寸很规范,但此次比赛,现场提供的管件有的是非标准化的,在尺寸计算上就要靠经验。”而工作4年不到的刘丽缺得就是经验。结果管路没有闭合,“失误很大。”尽管如此,她仍然获得了全国大赛的第三名。

  吞下这个失误,刘丽蛰伏了5年,也是卧薪尝胆的5年。2002年,刘丽想把遗憾补回来,但来自组委会的消息让她彻底断了念想:曾经在全国大赛获得过前十名的选手不能再次参加全国赛事。“我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

  那次失误对刘丽以后的职业影响非常大。当不了选手就去当教练,为了不让学生重蹈覆辙,她成了大庆油田严厉到苛刻的教练。

  为了提高学员应对比赛意外情况的应变能力,她准备了大量的学习内容,“我不会因为学员辛苦,让训练标准有弹性。”

  为了建立公正合理的比赛秩序,刘丽多次参与竞赛规则的设定。“我很清楚比赛整套程序中哪些环节容易有人情分、哪些环节存在作弊的可能。我力争通过竞赛规则将这些可能性全部挤干了,竞赛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任何水分。”

  正是因为有了公正干净的比赛规则,学员们只能将精力全部放在苦练技术上。因为严厉,学员们见了她都绕着走;因为苛刻,学员们的成绩都有了保证。

  但是在生活上,苛刻教练却是位暖心的姐姐。她给学员洗工服,为他们做各种好吃的。

  在她的苛刻训练下,她培训的选手在各类大赛中,均取得不俗成绩。

  女专家的责任 让创新形成研产用闭环

  一枝独秀,不如百花竞艳。

  2011年,刘丽工作室成立了。2014年,大庆油田又成立以“刘丽创新工作室”为“主创”的技师之家。从那一刻起,刘丽带领着涵盖13个工种的11个分会、500多名能工巧匠,在创新创造创效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对于带团队,刘丽有一套理论。她说,工作室不应把眼光只放在每一个个体上,既要强强联手,更要以强带弱,组建攻关小组,实现团队成员的共同成长。在这样的理念下,2015年——2016年,她的团队中55个人先后获得技术能手称号。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人员素质与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呈现双增长态势,工作室从成立到目前,已经实现了600多项创新。

  团队创新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机采井运行状态指示装置。

  装置设计的起因来自实际需求。机采井属于24小时的工作机制,白天工作人员可以很好地监控运行状态,但是到了晚上,夜巡工很难看到抽油机是否在正常运转。

  解决问题的思路不难,在抽油机上安装指示灯不就行了吗?但是指示灯需要电,引用控制箱内的电源后期维护问题很多。如何解决电源问题,工作室团队协作的优势充分体现了出来。“因为有了工作室,团队中有机械分会、电力分会,这些分会的技师集体商量后,很快提供了解决方案:采用太阳能蓄电池。”当抽油机、电泵井与螺杆泵井等机采井都安装上了指示灯后,采油井的运行检测难题解决了。

  三年来,技师之家不断发力,征集合理化建议、会诊生产难题,将厂内近千项革新成果落实、改进、归类,建立机械加工基地,开辟了包含10口不同机型抽油机井的两处革新成果示范区,有效促进了革新成果转化,为群众性创新创效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

  一人做创新做不强,形成团队的机制才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与实现技术创新。这样的研产用一体化机制,形成了创新的闭环。